2023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岑岭论坛“电视剧生长论坛”在京举行,国家广电总局生长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宣布了《2023中国剧集生长报告》,《报告》中剖析了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及微短剧生长泛起出的五大生长态势。

态势一:供应侧结构性革新深入推进,剧集步入高质量生长轨道。
第一,电视剧创作生产减量生长进一步深化。
近年来,电视剧行业响应时代召唤,紧跟市场需求,连续深化供应侧结构性革新,创作生产进入理性和规范阶段。2022年,获得《国产电视剧刊行许可证》的电视剧共160部5283集,同比下降17.53%和21.41%。其中,电视剧部数连续十年递减,2022年总部数仅为2012年的三分之一;集数总量连续七年递减,比2015年的16540集减少了近三分之二。2023年前三季度,获得刊行许可证的电视剧数量是109部3223集。
第二,网络剧创作生产减量提质。
网络剧在网络视听文艺的主流职位进一步确立,网络剧创作生产精品意识增强,创作数量日趋稳定,整体品质显著提升。监管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网络剧上线数量连续三年呈小幅下降趋势。2022年全网共上线网络剧171部,相比2021年下降15%。
第三,高口碑品质剧破圈流传。
艺恩、云合等多家数据显示,2022年虽然剧集的上线数量有所下降,但内容有效播放量和网络热度明显提升。全年长视频平台共上线国产剧301部,较2021年总量减少18部,但会员内容有效播放量反而较上年上涨24.81%,全年国产剧TOP 50的播映指数平均值较2021年上升9.3%。多部高口碑品质剧破圈流传,引发网络热议,如《人世间》播出后在央视收视率平均抵达3.784%,创五年来电视剧收视新高,收视人数破4亿 ;在网络平台的正片有效播放为47.6亿次,领跑2022年全网连续剧市场。
美兰德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长视频平台共上线195部国产剧,其中剧集平均美誉度同比提升2.75个百分点。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2023年《狂飙》《我们的日子》《人生之路》三部剧集在央视收视率均凌驾2%,一时成为社会文娱热点。在豆瓣平台,83万网友为《漫长的季节》打出9.4分,86万网友为《狂飙》打出8.5分,成为网播剧集生长的年度标记。
态势二:创作生产呈多元化生长,通例赛道与立异赛道交相辉映。
一是题材富厚度显著提升,类型表达日趋多元。
作为通例赛道,主题剧探索立异性表达,更重接地气贴人心,更重讲好故事,泛起出主题与故事交相辉映的创作态势。在对73家影视制作公司的调研中,73.97%的公司认为“主旋律(主题主线)题材的创作进入一种良性模式,将向通例化和精品化偏向生长”。具体而言:
为迎接宣传党的二十大,凭据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和“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具体要求,剧集行业创作推出《大考》《县委大院》《运河滨的人们》《山河锦绣》《麓山之歌》《我们这十年》《大山的女儿》等多部主题剧集,从差别侧面生动讲述和热情讴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爆发的历史性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绩。
革命历史题材剧强化宏阔叙事,立异革命历史事件的艺术表达,弘扬斗争精神和家国情怀。2022年以来,《大道薪火》《冰雪尖刀连》《数风流人物》《破晓东方》《信仰》《虎胆巍城》等多部作品坚持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较高品质,并从人物刻画、主题升华、类型建构、题材开拓等多向度实现了一定的立异突破。
乡村振兴题材剧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突出新时代气息,弘扬配合富足,阐释和宣传习近平经济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2022年,全国卫视频道共播出乡村振兴题材剧38部(占比4.3%),黄金时段共播出26部(占比8.2%),《山河锦绣》《大山的女儿》《那山那海》《高山清渠》《富春山居》等作品书写新山乡巨变,再现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景象。
二是现实题材作品成为主流,年代剧和行业剧致力立异。
2022年,现实题材电视剧数量抵达129部4143集,划分占总部数、集数的80.63%和78.42%。2023年前三季度,这一占比再立异高,划分抵达81.65%和79.24%。网络剧方面,2022年在总局备案的重点网络剧共计660部,现实题材作品占72.49%。2023年前8个月,在该系统备案的现实题材网络剧共422部,占比接近70%。现实题材剧集的稳健增长形成了良好的创作民俗。
年代剧不绝立异,频频乐成破圈。2022年以来,《人世间》《父辈的荣耀》《人生之路》《铁马激情的日子》《梦中的那片海》等多部年代剧乐成破圈,以弘大历史下的个人生长故事和奇特的艺术质感,将寓目群体拓展至年轻人。百度数据显示,《人世间》30岁以下的观众数量占到46.8%,《父辈的荣耀》19-24岁的观众数量占比高达33.99%,在圈层化流传确当下乐成实现破圈。
行业题材剧拓展叙事维度。2022年以来,除了古板的医疗和律政题材外,行业题材剧向重工业、金融、公关、媒体、消防、数字经济、科技等多个行业拓展,讲述了激感人心的行业故事,塑造出多彩的职场群像。其中,工业题材剧成为创作热点,呼应国家重大战略。好比《麓山之歌》《欢喜人生》《大博弈》等作品用生动影像,纪录中国工业由“制造”向“智造”的生长升级;公检法题材剧兼具专业与温情,泛起烟火气息,好比《警察荣誉》《底线》《罚罪》《冰雨火》《敌手》《他是谁》等司法、涉案剧详细描摹公安、检察院、缉毒、国安等事情的庞大性,充满烟火气的讲述让观众觉得剧中人物是可爱的,剧中职业是可敬的;体育题材从公共化走向多元化,冬奥题材剧以“青春+竞技”的融合展现奥运精神;科技创业剧也有新进步,好比《青春之城》首次用剧集的形式讲述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业故事。
小众题材成为立异赛道新亮点。一是科幻剧硬核破圈,大力提振了市场对科幻剧的信心。《三体》讲述“硬核”中国科幻故事,标记着中国科幻剧正是登上国际舞台。目前《球状闪电》《梦之海》《火星孤儿》等一批科幻剧正稳步推进。二是喜剧在回归与立异中拓展新局面。喜剧对台词、演出作风和视听手法都有较高要求,这两年播出的《外婆的新世界》《破事精英》等作品既让人捧腹,又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彰显人文眷注。
三是视听表达日益多元,多形态创作探索效果明显。
近两年,行业治理部分统筹发挥中长剧集和短剧优势特长,勉励行业进行多种形态的创作探索,推动内容特色与剧集制式日益贴合。
首先,剧集集数和时长匹配内容含量,“注水”情况明显好转。整体而言,情节紧凑的中短剧明显成为主流,越发回归内容本体和观众体验。广电总局备案数据显示,电视剧部均集数连续六年递减,目前剧集的总集数在12集到40集不等,单集时长则在25-90分钟不等。剧集情节日渐紧凑的同时,剧集创作泛起出多元的视听表达,如《漫长的季节》《平原上的摩西》凭据内容需求进行了更长制式的探索,从60分钟到80分钟不等;《鹊刀门传奇》接纳古板情景喜剧的结构,单集时长在25分钟左右;《庭外》接纳AB单位剧的形式。这些探索让剧集篇幅、形式、播放节奏越来越灵活,成为剧集创作中新的生长态势。
其次,体量轻、节奏快、时是非的微短剧品类特色日渐成熟。近两年,微短剧泛起出蓬勃生长态势。2022年取得上线备案号的重点网络微短剧336部,主要视听网站纷纷以剧场化运营增进观众对微短剧的认知和消费。与此同时,微短剧生长品质不绝提升,已涌现出《大妈的世界》《未来商店》《很是警事》等一批颇具口碑的作品。
再次,剧集改编来源日益多元。一是严肃文学作为重要“源头活水”,连续孝敬高口碑的改编作品,如《人世间》和《人生之路》。二是豆瓣阅读、知乎等新兴平台的文学作品开始成为剧集改编来源,如热播的《消失的孩子》《小敏家》《装腔启示录》《九义人》等。三是漫改剧异军突起。《少年歌行》及近期的《异人之下》等漫改剧,正在扭转近些年漫改剧口碑与热度倒挂、“魔改”等既有评价,以扎实的创作买通漫画与影视的转换联结。
态势三:剧集刊行和播特别局深刻厘革,台网相助向纵深生长。
近两年,剧集刊行花样爆发深刻厘革,视频平台逐渐主控剧集刊行。一方面,古板广播电视台广告收入急剧下滑,明显制约了电视台对优秀剧目的购置能力,电视台的首播剧正在减少,二轮剧、多轮剧在卫视黄金档播出渐成常态。另一方面,各平台自制剧生产体系日渐成熟、作品品质不绝提高,泛起出平台定制剧、自制剧等取代版权剧成为市场主流的趋势。2022年,全国制作刊行电视剧网络剧共计411部,其中电视剧160部、网络剧251部,网络剧占比抵达61.07%。
第一,视频平台主控剧集刊行,“网剧上星”买通大屏。
主要视频平台正成为电视台重要的剧集供应商。其一,剧集市场中版权剧占比降低,定制剧和分账剧占比日渐增高。针对73家影视制作公司的调研发明,在网络剧和微短剧中,版权剧的占比仅为30%左右,在电视剧中的占比也仅为52%。越来越多的电视剧、网络剧和微短剧接纳平台定制剧、自制剧和分账剧的方法。其二,平台主控的定制剧和自制剧品质明显上升。今年热播的《狂飙》《我们的日子》《三体》《人生之路》《他是谁》等背后都有视频平台主投主控的身影。2022年,爱奇艺5部站内热度值破万的剧集中,有4部是平台主控的定制剧和自制剧。2023年4月,《风起洛阳》在北京卫视黄金档播出,开启“网剧上星”新模式。7月,《不完美受害人》在爱奇艺、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同步首播,成为在卫视接纳网台同步播出的首部网络剧。网络剧反向输出到上星卫视,意味着剧集市场生产刊行关厦魅正爆发深刻变革。剧集生产刊行“平台主导”时代正在到来,“卫视主导”时代正在远去。
第二,总台与省级卫视播剧形成新的差别化定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凭藉多方面优势,积极打造“大剧看总台”品牌。省级卫视播剧竞争力大幅下降,晚间黄金档播出二轮剧、多轮剧和联播已成常态。
受制于广告收入下滑,省级卫视与总台在大剧采购方面的差别进一步拉大。美兰德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总台27部电视剧和湖南卫视8部电视剧均为独播,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北京卫视等大多接纳联播模式。
二轮剧已成为二三线卫视播出剧集主流。索福瑞数据显示,2022年只播二轮剧的卫视占整体卫视数量的比例约50%左右,2023年上半年则上升至近60%。播出量方面,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卫视晚间黄金档播出二轮剧划分占总播出部次的81%和80%。其中两年内的热剧是卫视跟播和重播的重点。好比2022年以来,15家卫视重播了《人世间》、14家重播了《大决战》、11家重播了《扫黑风暴》《山海情》和《狂飙》。
第三,现今世题材倾向台网同播,古装、悬疑剧以网播为主。
CVB数据显示,2023年1至9月,央视播出首播剧57部,均为台网同播;地方卫视播出首播剧57部,46部为台网同播,11部先网后台。其中,现今世题材倾向台网同播,古装剧和悬疑剧以网播为主。好比,各大平台近期宣布的2024最新片单显示,爱优腾共将推出300余部剧集,其中古装剧将凌驾100部。
第四,借鉴电视台和影戏排播模式,网络制播立异不绝深入。
一是深耕剧场化和排播带运营。“迷雾剧场”“国风剧场”“季风剧场”等等剧场化排播,以同品类剧集整合为主要方法,有利于视频平台以垂类内容越发精准抵达目标受众。别的,部分平台开始探索排播带运营,加深用户对内容特色的整体印象,如腾讯视频推出的以喜剧为主的“板凳单位”和面向女性观众的“萤火单位”。同时剧集的“档期效应”越发明显,好比《人世间》《狂飙》《三体》播放的“春节档”,主打全民性;暑期档主打“年轻态”,主要排播古装剧、都会剧、悬疑剧及罪案剧等。
二是剧集营销强化社交化、圈层化推广。好比,借助短视频进行营销联动,“因为一个片段看了整部剧”的流传现象越来越普遍。同时,营销推广方法越发多元。除古板官方微博账号及话题标识外,角色微博、衍生联名、影知联动、点映礼等新型互动方法在反哺剧集的同时受到观众热捧。
态势四:工业生长态势向上向好,商业模式立异层出不穷。
一是财报数据整体向好,行业渐显苏醒迹象。
数据显示,2023年比照2022年,与影视相关的26家上市公司储备现金流总额从452.7亿上升到525.5亿,增长16%,古板影视制作公司营收增长,多家公司扭亏为盈。与此同时,长视频平台亏损收窄,逐步实现盈利。好比爱奇艺、腾讯视频实现全年盈利,阿里大文娱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陪同线上娱乐业务的增长及线下娱乐业务的苏醒,收入同比增长36%抵达53.81亿元;芒果超媒2023年上半年净利为12.51亿元,连续坚持盈利状态。
二是商业模式不绝立异,工业链内外联动增强。
2022年以来,最为典范的就是“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影视助力文旅的跨界融合。好比,电视剧《狂飙》取景地广东省江门市,2023年“五一”假期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84.29%;《人生之路》主取景地陕西清涧县2023年“五一”旅游收入是去年同期的16倍;《去有风的地方》乐成点燃了观众的“追风热”。另外,影视内容的内部联动不绝增多,好比剧集售后综艺化,就是衍生剧综,既反哺剧集IP,又富厚了综艺创作的路径,实现剧集和综艺两个差别赛道的融合,拓展剧集长尾效应。
态势五:外洋流传能力日益增强,继续强化多元立体流传花样。
一是电视剧出口额同比增长四成,出口时长占比抵达八成。
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出口额坚持快速增长。2021 年,全年出口总额5683万美元,同比增长1.18倍;2022年,全年出口额抵达8274万美元,同比增长45.6%,占全国节目出口总额的64%。与之相对,出口部数和时长也显著增长。2022年,中国电视剧出口803部次14.2万集共10万小时,比2021年的714部次增长12.25%,出口时长占节目出口总时长的80%,充分显示出电视剧在国际视听产品贸易中的重要职位。
二是刊行方法以自主版权刊行为主,版权署理为辅。
我们的调研显示,63.01%的影视制作公司在外洋刊行时接纳自主版权刊行,这与近年来影视制作公司与Netflix、Viki等流媒体平台相助日益增多密切相关。别的,36.99%的影视制作公司选择由海内公司进行版权的全球署理,这与大部分影视制作公司不了解外洋刊行渠道、流传效果,以及缺乏外洋营销人才、资金及团队等息息相关。
三是刊行区域仍以亚洲为焦点,其他地区正在涵育。
从外洋出口和国际流传的国别、区域看,亚洲焦点市场进一步牢固,非洲、阿拉伯、东欧、拉美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正在涵育。在对73家影视制作机构的调研中,刊行到东南亚的剧集占出口剧集的86.3%,其中以韩国和日本占比最高,划分抵达了45.21%和39.73%。别的,非洲、中亚、中东和拉美地区的市场逐渐开拓,占比划分抵达20.55%、15.07%、10.96%和10.96%。
四是古装剧以鲜明的文化辨识度受到外洋观众喜爱,现实题材剧积极讲好中国今世故事。
从题材内容看,古装剧(此处的古装剧为泛指,包括了武侠剧、仙侠剧、戏说剧、历史剧等)继续坚持较强的国际流传能力,正在形制品牌。Netflix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2—2023年Netflix华语剧集热度前十的作品中,古装剧有5部。究其原因,一是古装剧因鲜明的文化辨识度、奇特的东方美学及世界观而备受外洋观众喜爱。二是近年来古装剧品质提升明显,精美的服化道及特效,以及中华优秀古板文化的展现都给外洋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聚焦中国人今世生活的现实题材剧集的国际流传正在拓展。《漫长的季节》在第18届首尔国际电视剧大赏上获最佳迷你剧奖,《去有风的地方》获最佳电视剧奖,《狂飙》入围第28届釜山国际影戏节最佳流媒体原创剧集。在外洋主流剧集专业评分网站My Drama List,《去有风的地方》评分高达8.7分,《纽约时报》也表扬了这部剧。
五是继续强化多元立体的流传花样,微短剧出海逐渐成为新赛道。
一方面,从外洋销售刊行和流传渠道看,渠道平台呈多元化生长态势。调研显示,影视制作公司在进行外洋剧集的刊行时,42.47%是与外国本土电视台或者传媒机构相助,28.77%是通过We TV(腾讯外洋版)、iqiyi(爱奇艺外洋版)等海内视频平台的国际版实现外洋流传,另有23.29%是与Netflix、Disney+等国际流媒体平台相助,别的另有36.99%是通过其他方法实现外洋流传,好比YouTube等视频分享平台。整体而言,互联网流传成为主流。另一方面,微短剧出海变热,视频平台和网文平台是两大主体。除了“优爱腾”的国际版App及各自的YouTube、TikTok账号上都有专供微短剧的频道外,涌现出网络文学平台推出的ReelShort、FlexTV、GoodShort、MoboReels等独立微短剧出海App。总体来看,虽然ReelShort等独立App的生长泛起可喜势头,部分微短剧也有较好的流量和市场回报,但微短剧出海整体还处于培育阶段,其商业模式主要集中于流量分账和C端付费。